在古画中发现历史 让乡贤重返故里“共此南湖·杭嘉湖的山水暨嘉兴乡贤古代绘画展”启幕 全球看点

杭州日报   2023-03-01 21:58:42

近日,“共此南湖·杭嘉湖的山水暨嘉兴乡贤古代绘画展”,在嘉兴市文联文艺之家启幕。

展览现场,嘉兴文史专家、学者、艺术家、收藏家等齐聚一阁,共同品鉴本次古画展的展品,并开展了文艺沙龙活动。嘉宾们围绕展品,聚焦历史名人与嘉兴的渊源古往,分享自己的看法,他们表示:这次展览既是一次古代书画精品展,又因为题材特殊,以杭嘉湖风景为线索,艺术背后的文化、历史信息,不仅为艺术鉴赏、收藏开阔眼界,同时,书画背后的人物勾连、画面上丰富的历史细节,引起文史专家、方志乡贤研究者的极大兴趣。


(资料图片)

在古画中发现历史,让乡贤重返故里。本次展览,甄选西泠印社二〇二二年秋季拍卖会中特别设立的“古代书画·杭嘉湖”专题,集明清书画、名贤墨迹珍品原作。展品所涉及的人物,集中了十六、十七世纪以来,明清绘画宗师、鉴藏巨擘、文化大族、历史风云人物。包括嘉兴历史上项元汴、李日华家族到晚清李嘉福鉴藏家族,林则徐(曾任职浙江杭嘉湖道台)政务墨迹,也搜集了嘉兴古代女画家陈书(1660~1736)、金石画僧达受早年少见的作品,以及明代画坛“浙派三大家”之一蓝瑛的数幅大作。

本次展览之作品形式丰富,包括书画立轴、册页、泥金扇、扇页、楹联、书札、手卷等等,除了拟古山水、人物画,更可贵的是杭嘉湖实地风景画,不仅有清代帝王定名之西湖十景,更有文人定名、注重民生、流传至今的南湖风光。

据悉,延期举行的2022西泠秋拍,将于3月13日在杭州启幕。西泠拍卖致力于以拍卖搭建多元文化交流平台,学术指导拍卖理念不仅在画派梳理、鉴定领域,立足艺术,观照地域文化精神表达,以杭嘉湖为例,考量地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、人文精神、道德规范,也就是传颂杭嘉湖这一方独特的水土,在长期的发展中孕育出独特的价值传统。

项圣谟(1597~1658) 夕山秋照图

水墨纸本 镜片

63.5×27cm

说明:吴湖帆鉴藏并题跋,秦通理旧藏。

作者简介:项圣谟(1597~1658),初字逸,后字孔彰,号易庵,又号古胥山樵,别号松涛散仙、存存居士、醉风人、大酉山人、莲塘居士、烟波钓徒、逸叟、狂吟客、鸳鸯钓叟,秀水(今浙江嘉兴)人。明代收藏家、鉴赏家、书画家项元汴之孙。自幼秉承家学,喜爱书画。自秀才被荐举至国子监,作太学生,后归隐故里。1644年阴历闰六月,嘉兴城破,其堂兄嘉谟,因守备之职,举家跳湖殉节。圣谟祖传历代法书名画,或掠走,或火焚。圣谟背负老母,携妻子,侥幸逃出城外。擅画山水,兼工人物、屋宇、花木竹石,尤善画松,故有“项松”之誉。山水初学文征明,远法宋元诸家,笔意淳雅,设色明丽,风格清隽,颇具韵味。亦善诗文。家贫志洁,卖画谋生。传世作品有《风号大树图》《且听寒响图》《寒林雪景图》《雪影渔人图》《山水图》(册)等。著有《朗云堂集》《清河草堂集》等。

鉴藏者简介:1.吴湖帆(1894~1968),名万、倩,字东庄,号倩庵、丑簃,江苏苏州人。为西泠印社社员,其梅景书屋培养了王季迁、陆抑非、徐邦达等书画名人。收藏甚丰,精鉴别、填词。山水宗“四王”、董其昌,上溯宋元各家,以雅腴灵秀享誉画坛,为海上重要名家,亦为海上“三吴一冯”之一。

2.秦通理(1888~?),秦敦世次子,名中行,字通理,以字行。江苏无锡人,寓上海,室名颐櫄庐。京师译学馆(北京大学前身)毕业,奏奖举人,官至松江盐运副使。为民国知名收藏家。

相关资讯
最新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