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心!新冠、手足口、流感、登革热……五月份您务必要提防这6种疾病

BRTV都市晚高峰   2023-05-08 07:02:22

5月健康提示

五月已至,随着气温升高和雨水增多,蚊子多了,各种呼吸道病毒和虫媒病毒也进入活跃期,要继续重视新冠病毒感染预防,同时要做好季节性流感、食物中毒、手足口病、登革热等传染病的预防。

特别关注


(资料图)

新冠病毒感染

关注程度:

关注原因:

人群普遍易感,特别老年人、有基础疾病人群是感染的高风险人员。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,易变异,传染性强,传播速度快。

新冠病毒感染已调整为乙类乙管,疫情防控也进入了新阶段。目前我国疫情总体已基本平息,但仍有局部、零星散发疫情,公众仍需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的预防。

重点场所:

家庭;农贸市场、商场、客运站等人群密集场所;工厂等集体单位。

重点人群:

全人群,尤其是年长、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。

预防措施:

☑接种新冠疫苗、戴口罩、洗净手、勤开窗、常通风、保清洁、打喷嚏捂住嘴、不聚集,有症状早就医。

未感染人群和未完成基础免疫已感染人群及时完成新冠疫苗接种。

手足口病

关注程度:

关注原因:

4~7月高发,传染性强,传播途径多,极少数重症病例可导致死亡。

重点场所:

托幼机构。

重点人群:

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。

预防措施:

☑勤洗手、勤晒衣被。

☑喝开水、吃熟食。

☑经常彻底清洗并消毒儿童的玩具、奶瓶等用品。

☑家长可本着“知情、自费、自愿”的原则为6月龄~5岁的婴幼儿接种EV71疫苗(俗称“手足口病疫苗”)。

☑如果孩子得了手足口病,需要隔离治疗到症状完全消失后7天才能回学校上课,防止传染给其他同学。

食源性疾病

关注程度:

关注原因:

1. 进入五月,天气多变,降水增多。高温潮湿气候下细菌更容易迅速繁殖,食品的腐败变质速度会明显加快,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将增多。

2. 每年的春夏季是蘑菇生长的旺盛期,部分市民喜欢采摘野生蘑菇食用,一旦误采误食毒蘑菇,轻者可致胃肠不适、精神症状,严重时可致死亡。近年,几乎每年均有因误食毒蘑菇而致人死亡的案例发生。

重点场所:

家庭及小型餐饮单位。

预防措施:

☑加强食品加工、餐饮供应等单位的食品卫生管理;加大食物中毒(食源性疾病)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,提高民众防范意识,正确保存及加工食物,充分加热煮透后方可食用。

☑毒蘑菇种类繁多,鉴别时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专业设备,普通人难以准确鉴别蘑菇种类、区分有毒蘑菇和无毒蘑菇。毒蘑菇中毒症状复杂,治疗尚无明确特效解毒剂。因此预防中毒最佳方法就是:不采不吃野生蘑菇。

重点关注

流感

关注程度:

关注原因:

传染性强,极易在人多密集的场所传播。

重点场所:

工厂、学校、托幼机构和其他集体单位。

重点人群:

工人、学生、幼托儿童、集体单位工作人员;老年人、年幼儿童、孕产妇和有基础性疾病者。

预防措施:

三勤

☑勤用肥皂或洗手液,并用流动水洗手。

☑居室要勤开窗,多通风,少去人流密集、空气不流通的场所。

☑经常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,增强身体的抵抗力。

三主动

☑每年主动接种流感疫苗。

☑如果出现发烧、打喷嚏、咳嗽等流感样症状时,需要戴上口罩,及时主动就医,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。

☑主动做好个人和家庭成员尤其是小孩和老人的健康监测。

需要关注

登革热

关注程度:

关注原因:

夏秋季高发,极少数发展成重症登革热或登革出血热的病例可导致死亡。假期出境旅游增多,疫情输入风险上升。

重点人群:

人群普遍易感,居家待业和离退休人员多见。二次感染患者,老人、孕妇或婴幼儿,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,有基础疾病的病人易发展为重症登革热。

预防措施:

☑用杀虫剂、蚊香、电蚊香液或电蚊拍灭成蚊;翻盆倒罐清积水,清除幼蚊滋生地。

☑家里安装纱窗、纱门;睡觉时挂蚊帐;到户外活动时,要穿浅色的长袖长裤,裸露的皮肤要喷涂驱蚊剂,上午8~10时和下午4~6时是传播登革热白蚊伊蚊的活动高发期,这段时间尽量减少户外活动。

☑前往非洲、中南美洲、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返回后,出现发热、皮疹、关节疼痛等“三红、三痛”症状,应当尽快到医院就诊检查,并告知医生外出史。

流行性腮腺炎

关注程度:

关注原因:

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可引起流行性腮腺炎(俗称“生痄腮”),病毒通过空气、飞沫、唾液传播。被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后,患者会出现单侧或双侧腮腺肿大,流行性腮腺炎最大的危害在于可引发睾丸炎、乳腺炎、卵巢炎等并发症。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多为15岁以下年龄段儿童,该年龄段儿童多为学生,免疫空白人群的聚集有可能引起流行性腮腺炎聚集性疫情。

重点场所:

家庭、学校、社区等人群密集场所。

重点人群:

既往未患该病或未接种相应疫苗的儿童,尤其是学龄儿童。

预防措施:

☑目前以接种麻疹-腮腺炎-风疹联合疫苗(MMR)、腮腺炎疫苗等方式为主要的预防措施。2020年6月1日起,国家实施2剂次麻腮风疫苗免疫策略,即对2019年10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儿童在8月龄和18月龄分别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。

既往只接种1剂含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者,建议在4岁以后再接种1剂含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。对于2004年至2019年9月30日期间出生、<18周岁未完成2剂含麻疹成分疫苗、1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和1剂含风疹成分疫苗的人群,可免费接种1剂麻腮风疫苗。

☑出现腮腺肿大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诊、隔离。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例应隔离至症状完全消退或发病后14天。对于接触过传染期流腮病人的易感者,应从最后接触之日起观察25天。

来源:健康中山、央视新闻

编辑:张雪芬

责编:宋旸

相关资讯
最新资讯